实施防沉迷系统重在监管

发布时间:2007-4-18 14:51:00 |
来源:人民网

网游防沉迷系统的实施,彰显了政府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决心,但当防沉迷系统还未全面在网游中使用时,玩家和游戏商却已做好“应对之策”。要更好地发挥防沉迷系统的作用还需下“猛药”
  4月9日,新闻出版总署等八部委联合下发《关于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实施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的通知》(简称《通知》),要求国内各网游运营商在7月16日起正式在网络游戏(包括了各种休闲游戏)中使用防沉迷系统。
  酝酿已久、试运行近一年的网游防沉迷系统最终将在大江南北全面实施,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专家、媒体、网民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挑战一:玩家“苦思破解”
  据悉,在现有网络游戏用户中,大部分为青少年,而其中相当一部分为未成年人。来自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沈绮云教授的调查显示,玩游戏的未成年人中患“网络成瘾症”的比例竟达14.8%,远远高出了成年人的比例。
  网游防沉迷系统的通行,未成年网络游戏玩家将不可避免的面临何去何从的问题。在一些人眼中,网游防沉迷系统“漏洞”不少,破解起来非常容易。
  “漏洞”之一:匿名或盗名登记。众所周知,网吧早已实行实名制,但几乎所有的网络游戏都没有实行实名制。花旗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未成年的青少年会采取措施躲避网游防沉迷系统,例如使用父母名字注册为成年游戏者。某游戏玩家满不在乎地表示:“网游运营商怎么知道我是不是未成年?我用哥哥的身份证登记不就可以了吗?”
  即使推行实名制,也要“漏洞”可寻。据悉,网上有一种名为“身份证生成器”软件供玩家下载,只要输入设定的条件,便能生成有效的身份证号码,使网游实名制形同虚设。
  “漏洞”之二:多账号或换着游戏玩。很多网络游戏玩家同时拥有多个游戏账户。防沉迷系统只能对一个账户进行约束,一旦未成年人反复登录多个账户,这套系统就失去了作用。也有玩家支招,多款游戏接龙,即选择点卡可以通用的多款游戏,就可以在一款游戏到时间后选择另一款游戏。
  “漏洞”之三:选择“私服”或“外挂”。有玩家透露,可以选择“私服”,或者登陆国外服务器,这样防沉迷系统就限制不了。而使用“外挂”软件,同样可以帮助玩家规避防沉迷系统。网易《大话西游ii》前产品经理魏剑鸿表示,使用“私服”或“外挂”等手段规避防沉迷系统,好比虽然国家禁止走私,但仍然会有人铤而走险。
  网游防沉迷系统还未正式运行,网络上就已经曝出了五花八门的“破解大法”。
  如此,防沉迷系统要有效地运作,还真不是易事。
挑战二:企业“见招拆招”
  易观国际发布的《2006年第4季度中国网络游戏市场季度监测》显示,中国网络游戏市场规模达到20.亿元,环比增长9%。
  《通知》要求,所有网游必须增加防沉迷系统,否则可能不允许运营。这意味着防沉迷系统将或多或少地对网游运营商形成冲击。
  维护既得利益的商人天性,决定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必然,网游运营商将“见招拆招”。
  首先是执行力问题。在巨大的竞争压力下,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很多网络游戏运营商将采用在部分服务器上安装、大部分服务器上不安装或者不去启用防沉迷系统等应对策略,或者睁一眼闭一眼给玩家提供方便,有玩家甚至表示“不用对此担心过多”。业内人士指出,未来几个季度,监管当局将会面临游戏公司不同执行力度的问题;如果执行不力,这套防沉迷系统将名存实亡。
  面对网游防沉迷系统,相当一部分网游运营商态度暧昧。有人表示,对于虚假但通过验证的身份信息,依靠运营公司来控制成效可能不大,“毕竟技术上有很多手段可以绕过去,仅仅是通过不保护其虚拟财产的方法是很被动的”。也有人表示,实名注册不太现实,因为网游玩家数量众多,身份难以一一核实。还有人担心,实行防沉迷系统可能会间接促进“私服”和“代练”等地下产业的发展。
  其次是转型问题。网游防沉迷系统将主要影响收费网络游戏,因此,国内大多数游戏运营商纷纷摒弃传统的按时长收费的模式而向“基础游戏免费、以销售游戏道具及游戏中的广告来盈利”的新模式转型。有专家担心,在网游防沉迷系统正式运行之后,玩家有限的游戏时间将成为刺激虚拟游戏产品市场繁荣的主要推动力,虚拟物品交易价格将一路走高,最终吃亏的还是游戏玩家。
  网络游戏运营商“见招拆招”,必将使防沉迷系统大打折扣。
监管还须下“猛药”
  目前,网络游戏已经成为影响青少年自然健康成长的主要威胁,几乎所有的家长都担心自己的孩子沉溺其中,影响其身心健康,这在全球皆然。
  最近,加拿大蒙特利尔校园发生了一起枪击血案,而凶手长期沉迷在暴力网络游戏中无法自拔正是凶案发生的根本原因。
  在我国,因为沉迷网络游戏而产生的社会问题,也是一桩又一桩。
  防治网游沉迷势在必行。国家在这个时候重拳出击推出网游防沉迷系统,正是时候。而网游防沉迷系统属中国政府管理部门首创的技术保护措施,彰显了政府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决心。
  但网游防沉迷系统的推行既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一劳永逸。监管部门须再加“猛火”,下“猛药”,要软硬兼施,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
  此外,要使防沉迷系统不成为“一锤子的买卖”,后面的引导、教育、文化环境一定要跟上,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防治网游沉迷。
  来源:通信信息报
(责任编辑:陈健)

最热门家教资讯浏览
北京教员信息搜索
要求科目:
学校:
要求专业:
要求性别:
北京家长信息搜索
要求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