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区9.6%儿童血脂紊乱

发布时间:2007-6-21 9:44:00 |
来源:京报网


  近些年,小胖墩增多很普遍,但家长普遍不知道,胖孩子多伴有血脂紊乱,他们成年后容易导致心脏病。我国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著名小儿心血管专家杜军保教授呼吁家长,儿童血脂紊乱不容忽视,孩子也会血脂高。
  小胖墩成年后易患心脏病
  血脂紊乱是指血浆中某类或某几类脂蛋白的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好胆固醇)含量降低。很多成人病起源于儿童时期。小胖墩成年后容易变成大胖子,他们儿时的血脂代谢紊乱,是成人后患冠心病等的首要危险因素。小胖墩成年后还易患脂肪肝、胆石症、胰腺炎、酮体症等多种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
  欧美各国大规模调查小儿血脂
  各国对小儿血脂紊乱均进行了大规模的研究。美国专门制定了儿童青少年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日本、法国、澳大利亚等都进行了全国性的儿童及青少年血脂水平调查。而我国则缺乏大样本的儿童血脂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北大医院儿科杜军保教授带领的课题组,对北京市7个城区、郊区的19593名儿童青少年进行了现场调查,检测其空腹血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及身高、体重、腰围、血压,计算出体重指数及腰围身高比值,分析这些指标与血脂水平的关系。结果表明:北京地区儿童血脂紊乱的患病率为9.61%,这个数字是很高的。
  吃得好动得少体内脂肪堆积
  调查表明,儿童血脂增高甚至紊乱的主要因素有二:一是吃得好。饮食中高脂肪的油炸食品和高碳水化合物的甜食、软饮料摄入增加;二是动得少。不少小胖墩缺少锻炼,运动偏少,消耗减少,体内脂肪堆积。杜军保教授说,研究发现,人体脂肪细胞数在胎儿出生前3个月、生后第一年和11-13岁这三个阶段增长最快,若这三个时期肥胖,可引起脂肪细胞增多型肥胖,治疗困难,容易出现高脂血症。
  有的孩子眼角、手臂可见黄色瘤
  杜军保教授说,大多数血脂增高的孩子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只是以肥胖为突出特征。严重时,有的孩子眼角、手臂、肘部等处皮肤可见黄色瘤,临床检测有脂肪肝,极少数孩子甚至发生胰腺炎。父母有高脂血症、高血压、早发冠心病等家族遗传因素,孩子多出现高脂血症的倾向。这些孩子长大后,是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的后备军,很容易出现成人慢性疾病。
  10岁以下儿童慎用降脂药
  杜军保教授认为,孩子一旦出现血脂高,是需要进行治疗的。通常的做法是:
  饮食治疗:合理饮食、科学喂养,减少脂肪摄入。多食蔬菜水果,控制血胆固醇。家长们必须转变“胖就是身体好”的观念。但是儿童不宜纯素食,素食虽然有明显的降脂作用,却不能保证儿童营养发育需要。
  多运动,多锻炼:爱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多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消耗多余的脂肪。很多孩子长时间坐在电视机和电脑桌旁,这对健康十分不利。
  药物治疗在儿童中不能作为常规应用,因为药物都有一些副作用,特别是对10岁以下的儿童,要更加慎重。只有血脂极度增高,才可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物治疗。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孙扬      

最热门家教资讯浏览
北京教员信息搜索
要求科目:
学校:
要求专业:
要求性别:
北京家长信息搜索
要求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