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贫困难挡孩子艺术梦

发布时间:2007-9-22 2:11:00 |


    9月21日下午4点,北京市西城区少年宫异常热闹。来自该区65个低保或者低保边缘家庭的孩子们在老师的帮助下量“三围”和身高,进行定制培训服装的准备工作。轮到的孩子很兴奋,站得笔直还使劲儿地仰着头,排在后面的孩子似乎已经等不及了,不停地探着头往前看。
    这是团西城区委联合西城区少年宫举办的“七彩梦”行动计划启动仪式上的情景。
    今年年初,团西城区委开展了针对西城籍低保及低保边缘家庭的特困中小学生“幸福感”的调研工作。结果发现,相当比例的特困生表露出想象力下降、不自信的问题,有的同学则直接在问卷的开放答题区提出了自己的心理需求:他们渴望与其他小朋友一样,得到个人兴趣方面的发展,得到展示自己的舞台。
    特困生本来就是心灵特别敏感的群体,是特别需要关爱又易于自我封闭的群体,是承受巨大压力而又有理想、有抱负的群体。但是由于家庭经济条件原因,很多孩子没有办法像其他孩子一样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这使他们和同龄孩子的交流越来越少,梦想的疆域越来越窄。
    近几年,特困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而引起的紧张焦虑情绪和自卑心理以及因此产生的人际关系障碍,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也引发了对加强特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及精神帮助的高度重视。
    “七彩梦·青少年才艺资助项目”就是免费为特困学生开展艺术培训并组织他们参加演出。“七彩梦”行动计划还包括“七彩梦·青少年科普资助项目”品牌。
    “怎么还不开班啊?我什么时候能去啊?”10岁的赵林夕已经问了爸爸赵继好几次了。赵林夕特别喜欢唱歌和跳舞,早就跟爸爸嘟囔说想上个相关的培训班。
    虽然住得离西城区少年宫很近,但今天却是她第一次进到这里。测完身高后,她在少年宫里走来走去东看看西摸摸,舍不得离开。
    “每次从这儿过的时候,我都想进来,我想学跳舞。”赵林夕撅了撅嘴,瞄了一下站在身旁的赵继。
    “家里哪有钱给她上培训班?一期下来就400多元呢!”赵继无奈地说,“我也想给她报班,人家孩子都报好几个班。我也想培养孩子的一技之长,可实在是没有办法。”
    赵继趿拉着一双浅黄色的破旧拖鞋,直愣愣地看着人群里蹦蹦跳跳的女儿。今年49岁的他过去是开出租车的,那时家里条件还稍微好些。但是,自从去年把脾脏摘掉缝了37针之后他就再没工作过。赵继的爱人是临时工,什么地方有活就去什么地方,一个月最多只挣500多元。
    赵继苦笑着说:“幸亏低保户补助还有690多块,否则连基本生活都保证不了,根本没钱也没心去培养孩子的兴趣。
    赵林夕和赵继对团西城区委组织的这次活动期盼了很久,今天孩子一放学,父女俩就匆匆赶过来了。“孩子终于有机会去学想学的东西了。”
    与赵林夕相比,赵美然、赵美彤、赵美轩三胞胎姐妹幸运多了。
    早在“七彩梦·青少年才艺资助项目”活动开展之前,团西城区委就把这特困家庭的姐妹仨安排在少年宫参加培训班,希望以此检验活动效果。三姐妹十分珍惜这次机会,学得很用功。最终,她们以艺术特长生的身份升入了中学。
    “七彩梦”活动不仅仅是对特困生进行专业上的培训,更重要的是从精神上给与他们更多的关爱,使他们能够全面健康地成长。
    西城区少年宫的副主任常晓玲介绍:“这些孩子由于家庭经济的原因从小就很懂事,练功的时候也很刻苦,很用心。刚来的时候,这些孩子都很内向,为了增强他们的自信,我们在休息的时候,有意识的组织他们做一些游戏。让他们增加与同龄人之间的交流。”
    “孩童时期是想象力表现最活跃的时期,是一个充满梦想的时代。”儿童教育专家、西城区少年宫主任王小慧说,“这些孩子在追求艺术,感受艺术的过程中,能更深地体会到社会对他的爱,这是一种渗透性的启迪。艺术对人的陶冶是高层次的,除了艺术,还有心理和品德方面的培养。”
    “我们希望通过这个活动,达到丰富特困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增强自我肯定意识与自信心的目的。不仅从物质上,更从精神上关爱他们,使他们更加全面健康地成长。”团西城区委书记陈献森说,“现在孩子们正是做梦的年代,贫困孩子也应该有七彩斑斓的梦。经过这些培训,他们掌握了一门才艺,我们也将打造一个艺术团,组织这些孩子演出,给他们登台的机会,开启他们梦想的窗户。有助于孩子们自信心的提升和人格的完善。”

最热门家教资讯浏览
北京教员信息搜索
要求科目:
学校:
要求专业:
要求性别:
北京家长信息搜索
要求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