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了女儿当年去北京上大学

发布时间:2007-4-22 9:46:00 |
来源:东方网

上海人不愿意离开上海,不论是上学还是工作。这个观念和习惯由来已久,也可以理解。但凡事太过了就会有负作用。比如,以前有的上海高中毕业生,即使考上了外地院校也有甘愿放弃而宁可呆在家里的,这就有点拿自己的前途命运开玩笑了。
  今年上海推出一系列政策鼓励学生报考外地大学,报考者可以得到加分,考取了可以不迁户口,毕业了照样回沪就业。透过这些政策可以看到政府的良苦用心。此时此刻,我不由得想起了十几年前女儿去北京上大学的往事。那年女儿在建青中学高中毕业,要报考北京的大学,我和太太听说后表示完全支持。我们的想法只有一个,让从来没离开过父母的她到外地去学会独立生活。女儿如愿以偿地进了北京。她在四年的大学生活里自己洗衣服,还当室长带头打扫宿舍卫生,放假回来也很勤快地帮助我们做家务。在外地上大学,真让她得到了锻炼。
  上海为什么要鼓励学生报考外地院校呢?我认为,不能把这样一个举措简单理解成只是为了缓解上海本市高校招生的压力,而应当从更高的层面上去看待此举对青年人锻炼成长的积极意义。
  “好儿女志在四方”,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是一个很响亮、很有号召力也很让人自豪的口号。那时候的人们,特别是年轻一代,豪情满怀地到从大城市奔向祖国各地,投身建设事业。就上海来说,也有相当多的工人和知识分子到内地和边疆去。如今时代不同了,价值观念已呈现出多元的趋势,但是,年轻一代要努力把自己锻炼成为国家现代化事业的可靠接班人,成长为民族和社会的脊梁,仍然是我们这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之一。
  当年动员上海人到外地去,是喊着革命的口号的,如今却不必。中国有句古训,叫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到外地上大学,从大处说,可以增加社会接触面,看看上海以外的世界,扩大自己的视野,经更多的风雨,见更多的世面,更多地了解当今的社会,更深刻地认识今天的中国,这也算着是另一种形式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从小处说,在父母身边娇生惯养久了反而对自己成长不利,到外地读四年大学,也可以得到更多的生活磨练,学会生活自理,这对于提高独立生活能力,培养独立的人格,都是大有好处的。期望子女成才的父母们,更应当认识到这一点,积极支持和鼓励自己的子女报考外地院校。
  有人担心外地的教学质量,其实不必。外地有那么多著名的大学足以满足人们对学问的渴求。北大、清华不必说了,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等,都是人才辈出的高等学府。以前去外地上大学的上海青年,如今成了著名的学者专家大有人在啊,就是在当今一些省市高层领导岗位上的党政要员,也有不少当年上海学生的身影。可以相信,到外地上了几年大学的青年,一定会让人刮目相看的。 

最热门家教资讯浏览
上海教员信息搜索
要求科目:
学校:
要求专业:
要求性别:
上海家长信息搜索
要求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