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分说明不了体质

发布时间:2007-4-27 14:58:00 |


2007年04月27日14:58来源:大洋网-信息时报
  为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提高学生健康素质,教育部、体育总局近期出台文件提出,体育考试成绩不但在中考中所占的比重将逐步增加,而且将积极推进在高中毕业学业考试中增加体育考试的做法,将体考成绩作为高校录取新生的重要参考依据。(《燕赵都市报》4月26日)
  调查显示,最近20余年来,我国青少年的体质在不断滑坡,如此背景下,采取各种方式加大监督力度,促使所有的中小学真正开始重视体育,确实很有必要。但是,将体考成绩与高考录取挂钩,却算不得一个好办法。
  笔者反对的主要理由,首先是因为体育考试组织困难,代价昂贵,却又很难保证公平。掐表快与慢、量尺松与紧、动作到位与否,都是很难统一把握尺度。最终,都只能是考官说了算。
  退一步说,即便体考可以确保公平,将其成绩与决定人生命运的高考挂钩也是不妥当的。这既有悖于中小学普通体育教育的主旨,也有损于高考录取的公平性本身。中小学普通体育教育的终极目的,是让学生增强体质,磨炼意志,保持健康的身心,而不是为了提高竞技水平。而一旦进入考试的范畴,其便具有了一定的竞技性。普通人从事体育活动,最佳效果是获得身心愉悦,而将其与升学挂钩,人为增加其功利色彩,这甚至是对体育精神的伤害。
  更何况,体考成绩的好坏固然与身体状况有很大关系,但身体健康与否也并不完全等同于竞技水平。人的身体状况天生就有差异,有些人虽然注重锻炼、身心健康,但其跑跳投等竞技水平却未必比别人更佳。将体考成绩与高考录取挂钩,会不会形成对天生弱小或残疾者的歧视?因此,虽然将体考成绩与高考挂钩或可“逼迫”中小学重视体育,敦促中小学生加强锻炼,但对其可能的负面影响不可不慎。
  广义地看,“体育”二字里面其实涵盖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它既指一些具体的运动,同时也是一种文化,一种氛围,一种生活的习惯。人们“体育”与否,在多数情况下是一种极其复杂的连锁反应。比如,许多人之所以运动少,有些是因为工作太忙,抽不出时间(这往往与得不到落实的劳动保障制度有关);有些则是因为运动不方便,找不到合适的场所和项目(这要归咎于对公益体育的投入不足);也有一些人是因为没有这种意识,宁肯泡在麻将桌前,也不愿意去做一次愉快的散步。再比如,青少年身体素质连续20余年的持续下降,固然应归咎于体育运动的量太少,但也与不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
  因此,往深处看,青少年的体质问题,其实是全社会普遍体质问题的一个侧面。因此,要真正提升全社会的体育意识,改善青少年的身体状况,将“体育”的作用上升为“体考”,并不足以真正解决这个问题,甚至弊端多多。(郭之纯作者系河北公务员,供职于教育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