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大化学与材料学院展开教材循环使用探索

发布时间:2007-1-21 1:37:00 |
来源:福建之窗

小吴是福建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一名大二学生,从下学期起,她可以不买教材,而是向师兄师姐借教材。这就意味着,她每个学期可少交上百元的费用,节省了开支。
  这得益于学院倡导并实施的教材循环使用。据了解,仅2006~2007学年上学期,该学院各年级同学共借用教材1736本,节省3万多元费用。
  学生提出教材循环利用
  2004年,福建师大化学与材料学院2003级环境科学专业学生张骏向学院建议教材循环使用,经学院和校教务处同意后,教材循环迈出了第一步。
  教材循环使用究竟如何实施呢?该学院摸索出这样一条路:倡议毕业生或高年级学生把不用的书捐给学院“绿色书库”,学院然后把库中的书借给需要的贫困学生,用完后归还书库;如果书库中的书不足,该院就建议低年级学生自行向师兄师姐借;借到书的学生则可不订新教材,没有借着的则要订。
  如今,每到教材征订季节,学院都会公布下学期各年级各专业开设的课程,公布“绿色书库”中的书目数,并通知申请借书时间。
  高校教材循环利用空间巨大
  每到毕业季节,由同学们自发形成的二手书跳蚤市场是福州各高校内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许多毕业生将自己用过的教材、教辅折价卖给低年级同学,一本原价一二十元的书,三五元就可以买到了。
  近年来,同学们还开辟了网上二手书市,将各种求购或出售的二手教材信息贴到校园论坛里,很受欢迎。
  采访中,许多学生告诉记者,现在很多公共课的教材如哲学、政治、军事理论等,以及一些选修课的辅助用书,保存价值不大,版本更新较慢,完全可以循环利用。
  学生们普遍反映,可循环利用的书本约占他们所用教材总量的30%至50%。按照最保守30%来算,每人每年至少可以节约150元(大学生每学年书本费眼下约为500元左右),而全国每届毕业生达300万人左右,省下的费用就高达数亿元。
  学校:循环利用还有难度
  虽然教材循环利用意义重大,但记者走访了各大高校却发现,真正能将此付之行动的却非常少。
  福建师范大学教务处相关人士表示,教材循环使用是好事,可以尝试,但从学校统一组织的角度却很难做到。
  首先,由谁来组织,怎么保存,如何回收,运行经费由谁出等,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各年招生计划不一样,必然导致有人借不到书的情况,那么这该如何处理?有的同学希望能够保存自己的教材,不肯转让,那也必然导致一定的偏差。每本教材的损耗不同,回收的价位又如何定?
  其次,从使用效果的角度考虑,理科教材的变动不大。文科教材,信息一直变化快,几乎每年都在改版,如此循环利用肯定会影响使用效果。
  最后,教材循环利用不利于教材建设。如果学生一直在使用同一本教材,老师出的书卖不出去,肯定会影响到其积极性。
  专家:行政手段推广的可能性很小
  福建师范大学洪明教授认为,整体而言,教材循环利用可以提倡,无论从节约环保的角度,还是从帮助需求者角度考虑,都应如此。但通过行政手段来推广的可能性很小。
  他说,教材循环使用一直没有得到推广,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原因。一是来自教材使用者本身的所有权意识。他说,这就像中国大众对待房子的态度一样,大家都想获得房子产权,在国外则不一定如此。第二,现在高校的教材更新比较快。第三,从卫生的角度考虑。第四,最主要的是教材的循环利用牵涉到部门利益。
  国外高校已有成功实践
  据了解,我国教科书的供应制度是购买制,一次性使用,而国际上实行轮用制度,采用租用或借用。国外二手教材重复使用很普遍,很多大学都有教材回收制度,学生在用完教材之后可以根据书的使用损坏程度将其折价卖给学校,下一届学生到学校统一的二手书市上,就可以很轻松地买到成套的旧教材,从而实现教材的循环利用。
  在英国,每学年初,校方通知各年级以班为单位回收旧课本。学校鼓励学生保护好课本和课外读物,以便将来回收利用。对课本保护较好的学生,校方会给予一定的奖励。
  澳大利亚新入学的学生拿着老师列的书目和自己的借书卡,到学校图书馆借阅课本,学期末归还。如果循环使用的课本进行修订的话,教师就将变化的内容以讲义的形式发给学生,或者保存到校园的网站上供学生下载。如果学生觉得课本的某部分内容好,可以复印长期保存。(记者蒋丽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