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福建协和大学
自福州城沿闽江而下10多公里,有一个小村庄叫魁岐,鼓山将其延在怀中。1919年10月10日,曾经为燕京大学设计校园的美国建筑师亨利·墨菲开始在这里着手进行协和大学的校园设计。
数年之后,一座美丽的校园出现在鼓山山麓、闽江之畔,被人们称作世界上最好的十所大学之一。1958年,福州制药厂迁址到福建协和大学所在地,原址改办工厂。
曾在此校执教的叶圣陶先生在他的散文《客语》、《转过头来》里都有协和大学的印象:“彼岸的山绵延重叠,有时露出青翠的新妆,有时披上轻薄的雾,有时不知从什么地方来好些云,却与山通起家来”,“这一天早晨,起身推窗,望那隔江的群山还把头埋在白云的被里”……
当年协大很开放女生约会地方多搞得教师无处谈情说爱
(现居住协大宿舍内,他姨妈毕业于协大,向他讲述了不少协大掌故)
我现在和古稀老父住在原协和大学“第四宿舍”第一层,第四宿舍就是协和大学的女生宿舍。这房子住着非常舒服,说了你可能不相信,台湾多次地震,福州有震感,我们在房间里一点都感觉不到。房子非常结实,都快100年了,地基依山而建,有五六米深,有几栋房子地基甚至有2层的地下室。墙也是两层的,真正的冬暖夏凉。
整栋房子群树环绕,马尾松最多,有一株菩提树是目前福州年龄最大的,每年花开得很旺。可能因为女生宿舍的关系,在第5层侧面窗户做了蜡烛造型,其他地方是没有看到的。房间内部设计是按西式生活习惯做的,几乎每间都有马桶、淋浴、壁炉,另外设有公共卫生间。
去年7月,81岁的姨妈从北京来福州,到协和大学旧址走走看看。她是协和大学毕业的,现在在中科院,叫李秀英。来的不止她一个人,还有很多白发苍苍的老人。每年他们都会“组团”来,走在建筑群之中,边看边回忆以前曾做过什么。
听姨妈讲,当时协和大学一直倡导自由风气。那时候学生约会是被学校允许的,约会地点可以在女生宿舍的会客厅,可以在闽江边散步,可以在校园树林的岩石上,这样一来,教师约会倒变得没有那么方便了,校长陈锡恩就把校长楼的客厅、餐厅、书房提供给年轻教师约会。
更有趣的是,学生吃饭可以根据地域互相组合,请个厨师,或者就是自己掌勺,这样吃饭方便,也能吃上自己合意的饭,且用餐时间不限。学校因此规定,如果发现苍蝇,就进行处罚,一只苍蝇1元,几只以上罚5元。
小时溜进协大玩感觉特别震撼房多树多野兽多
(某制药公司保卫科干事,小时常常在协大里玩,现在也在里面工作)
我小时候常和小朋友一起跑到药厂里面玩。那时候大门管得很严格,不让随便进,都是偷偷溜进来的。第一次看到这些房子觉得很震撼,里面好大啊,房子多,树也多。对小孩子来说,太多好玩的了。现在还能经常看到松树、野猫,如果没有把围墙围起来,野猪也会跑进来。
协和大学的文学院和理学院两栋教学楼,曾当作药厂的制药车间,但新车间建好之后,两栋房子就腾出来了,现在厂里也有严格规定,不能随便进入。从江滨路行驶的车,都能望到山头上宏伟的建筑。
很早以前,药厂门前的大路是当时学校师生修的,叫协大路,江边一排石阶而下是协大码头。后山有小路通往鼓山,可以到达涌泉寺。据说,在这里上学的学生,业余生活很丰富,周末可以爬鼓山、坐船上福州,还能参加各类社团活动。
厂里对建筑的维修非常重视,每年仅白蚁防治就花费50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