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难可否要求学校退赔学费

发布时间:2007-4-18 13:54:00 |
来源:经济参考报

据4月16日《北京娱乐信报》报道,4月15日,一家主营洗浴业的集团旗下13家企业面向北京在校大学生招聘百余工种、千余个跨行业岗位,引来5000大学生竞相应聘。,招聘单位要求,凡是录取的在校大学生必须从最基层“搓澡工”或“捏脚工”岗位干起,该集团副总经理表示,这样做是为了纠正大学生的浮躁心态。
  搓澡和捏脚的工种并不丢人,各属制造业和服务业,只要术业有专攻,同样能够做出不凡的业绩。不可否认,这条新闻以及此前许多类似的大学生卖肉、卖糖葫芦等新闻,之所以被纳入到公众关注的视野中,成为热门、引发口水战,是因为触动了一个屡被触及、但敏感如初的公众心态:“大学生学非所用”。
  另一个引发关注的消息是,近年来广州等地,农民工的薪水正节节看涨,而大学生的普遍起薪则低得多,前者吃香、后者则处处碰壁。联系到前面大学生竞相应聘捏脚工的情况,不少专家、教师、官员都在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提出意见,大体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大学生(及其家长)要转变就业观念,要从基层做起;二是批评大学生重理论轻实践,眼高手低——这才有了大学生回技校学手艺再就业的消息;三是批评大学生流动的过度集中和盲目,认为是因为他们都涌到广州上海北京深圳造成工作难找。
  大学生就业难,心态总是成为被炮轰的对象,象现在这条新闻,捏脚工不是不能由大学生来干,只是大学生本来就没有人是学高级脚部理疗的,捏脚工的工作也很有技术要求,似乎更适合经过这方面培训的求职者从事,难道说大学生抛开多年所学,帮别人捏捏脚就可以克服浮躁了?(转变心态干脆从天下第一帮的丐帮做起。)这难道不是人才浪费和“知识经济”的悲哀?
  不管是农民工还是其他身份的学历没有达到大学层次的人员,踏实工作、勤于思考、积累创新也是大有作为的,并且确实比刚出校园的学生更适合大部分社会一线岗位,然而如果老是单方面的抱怨大学生自身,用“眼高手低”、“浮躁”等罪状强加,似乎也很不公道。按照这类逻辑,干脆国家别干办什么大学了,学生接受完9年义务教育就统统上广东或者华东的工厂打工去,心态肯定特别好,人才市场火红的景象就将不存在了!?
  我们的大学、教育主管部门以及经济、社会发展许多方面,都享受到1990年代末期高校扩招带来的“红利”,而相关的成本却都是这一代学生及其家长独自承担的。造成大学生就业难实际上除了学生自身对社会认知程度较浅以外,另外主要的原因有:大学教育专业、课程与经济社会发展脱节(要不然各类专业培训学校也不会那么红火),高校扩招人数未经过科学细致的测算(许多情况下是教育主管部门随意决策和高校估算最大容纳的数字结果),大城市苛刻的外地生源学生入户限制政策。大学教育之前的中小学教育的高考导向也有所映像,大学毕业生为何社会实践能力不足、运用专业知识的效果不佳,很大程度上与毕业生们漫长的中小学阶段社会实践不足有关。
  总结这些原因,不排除找不到工作,大学生(及其家长)自身要负很大一块责任,但是也有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部门、教育管理部门工作不到位的因素,也有广大教育机构的责任,更与社会原因有关,只将板子打在大学生(及其家长)身上太不公允。
  笔者想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这种情况有点类似于,一个消费者买台大公司生产的电视机回家无法正常使用,恰好隔壁的买回一台个人组装或小作坊生产的电视机却能正常使用,你认为这种情况下,厂家及经销商是否应当担负赔偿责任?毕业生在进入大学之前,总是被各个学校为自己规划的美好蓝图所吸引,数年学业结束,却换得个“毕业等于失业”的结局,这样的大学教育是不是和郭德纲代言的藏秘排油有了共同点,大学的负责人、大学专业及课程的设计者、具体教育的施予者,无论如何都排除不了自己的责任吧!总不能买了电视机看不了,厂家还说那是消费者个人素质低不会操作,经销商说消费者一定要转变观念,要学会维修和组装,然后大事化小、小事化无的推脱赔偿责任?在这里,笔者很疑惑,大学生就业难是不是可以据此申请学校退还学费并赔偿?

最热门家教资讯浏览
北京教员信息搜索
要求科目:
学校:
要求专业:
要求性别:
北京家长信息搜索
要求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