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持续走低

发布时间:2007-2-22 11:06:00 |
来源:商都网

新华网北京2月22日电(记者李亚杰)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日前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十五”期间(2001年至2005年),中国普通高校的毕业生人数以两位数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但就业率却在持续下降。
大学生招聘会现场
2006年11月29日,招聘单位展台前挤满了求职者。当日,2007年北京地区毕业研究生专场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招聘会在全国农业展览馆举行。800家用人单位进场提供就业岗位17000多个,吸引了3万多名研究生前来求职。新华社发(张越摄)
这份报告名为《“十五”期间中国青年发展状况与“十一五”期间中国青年发展趋势研究报告》。估算显示,2003年至2005年,离校时未就业的毕业生分别达到75万、99万和120万。近几年,大学生就业压力凸显,就业竞争更加激烈。
报告指出,在巨大的就业压力下,大学毕业生中出现了有就业意愿但未能就业的大学生群。这个群体被形象地称为“毕业漂族”。这个群体包括复习考研者、边看边干者以及就业困难的大学生。
课题组成员、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陈卫东表示,这三类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中,第一类人有明确的目标,他们一般集聚在一起,互相鼓励,属于相对稳定的群体;第二类人虽然边看边干,但能逐步融入市场,适应市场就业;第三类人市场就业能力相对不强,心理较脆弱,而其数量在今后还会成倍增加,需要特别关注。
放假了,有些大学生为何还要做留守一族?带着这个疑问,记者随机对部分留守学生展开了调查。据了解,大部分学生都想充分利用寒假给自己好好“补补课”、“充充电”,参加一些社会实践,积累某些方面的经验和技能,为自己将来步入职场、走向社会增加资本,累积经验。也有一些学生的留守理由显得有些另类:“只想多抽点时间陪陪女(男)朋友”,“工作还没着落,不想让父母太担心”。
大学生的就业竞技已经不仅局限于专业背景、经历和能力,时间成本和心态调整也在暗中较劲
校园招聘一波高峰已过,各大高校的论坛上频现“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offer(工作邀约)。”一些外地生源的应届生,毅然选择在寝室里聆听新年钟声。
文职类职位,总给人以这样的印象:光鲜的外表、轻松幽雅的办公环境、不错的薪资。正是这么个看上去似乎人人都可胜任的岗位在就业市场正遭遇尴尬:这厢求职者找不到工作,那厢用人单位招不满人。近日,职场专家剖析:问题症结在于大部分文职岗位求职者尚未“达标”,在知识结构上还需“进补”,成为“1+x”的人才。

最热门家教资讯浏览
北京教员信息搜索
要求科目:
学校:
要求专业:
要求性别:
北京家长信息搜索
要求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