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雕像落户上海 裸体形象引起波澜
生前寂寞,身后热闹,特立独行的作家王小波在他意外辞世的这10年里,几乎成为了一个风靡于读书界和大学校园的文化符号。就在4月11日王小波十年祭即将来到之际,广州美院雕塑系学生郑敏创作了一个王小波裸体纪念像并在网上作了展示,这件作品将落户上海,并称将参加本月底在上海开幕的“上海国际雕塑年展”,此举在王小波的书迷中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李银河回信 同意面世
王小波裸体纪念像是郑敏的毕业创作,雕像为全身坐姿,高度为1.5米。郑敏在自己的博客上放了一些创作过程中拍摄的照片以及与王小波遗孀李银河的通信。去年10月,郑敏联系上了李银河,去信征询创作意见,信中说:“雕塑的创作意图是为了表现小波的敏感、直性、倔强的骑士气质和他追求自由的精神,雕像的姿势构图就是从这出发的……虽然我只是一个学生,但我对艺术的追求正如同小波对文学和自由的追求一样,是坚持不懈的。”从李银河的回信来看,她承认雕像“挺像的”,虽然她对于做一个裸体的王小波像持有保留意见,但还是同意这尊雕像“面世”。
王小波论坛 投票活动
不过,王小波的不少“粉丝”却没有那么好说话,“王小波论坛”甚至专门为此搞了一项投票活动,关于是否应该把王小波像做成裸体的,结果反对声一片:“我从未听说过有哪一个严肃作家以裸体的形象示人。”“我不想看见他的裸像立于街头。我们喜欢的是他作品里的自由,不是行为艺术。”“能在小波逝世10周年的时候做一些实在的事情是好的,比如说雕像。但是如果雕裸像的话问题就出来了,雕好的裸像到底放在哪里好呢?是否所有人都能接受王小波的裸体出现在公共的场所?如果说辛辛苦苦雕好的一个像并不能为所有人看到,那么他的实际意义在哪里呢?”
文学爱好者 难以接受
对网友的议论,郑敏作了一些解释,表示自己想要创作出“一个坐在地上的骑士,一个自由的人”形象,并称“艺术创作中,裸体十分常见。艺术家在形式考虑上面,并非都是为了惊世骇俗而选择裸体”。尽管如此,还是有许多文学爱好者难以接受。联系到近来文坛、诗坛盛行的“裸露风”,有读者不解地问道:究竟思想与身体有多少关联?自由的心灵非得要以裸体来表现吗?

[大学校园] 校园推广品牌与产品的双丰收 [324]
[大学校园] 高校“周末二奶”流行的深层原因 [282]
[大学校园] 2007MAXELL“惊音无敌”校园创意音乐大赛 [200]
[大学校园] 王小波雕像落户上海 裸体形象引起波澜 [198]
[大学校园] 华南理工大学廉洁文化网上行 [124]
[大学校园] 女大学生签下“包养协议”,谁在堕落? [89]
[大学校园] 美国校园枪击案让留学生生存状况再引人关注(图) [49]
[家教新闻] 学习机热销 [46]
[大学校园] 中国各城市职场女性的真实薪水一览 [43]
[大学校园] 大学生走进婚介所寻求自己的“钱”途 [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