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背后的思想迷局 专访新生代中学语文教师郭初阳

发布时间:2007-4-22 3:25:00 |
来源:燕赵都市报

1973年生,杭州外国语学校语文教师,被业界称为中学语文界新生代教师。其《珍珠鸟》、《愚公移山》等课例实录发表于《人民教育》后,引起极大反响,被视为新课程中涌现出来的最具代表性课例。
《出师表》与语文
记者:近期,西安市委党校历史学教授胡觉照写给教育部教材司一封建议信,说应将诸葛亮的《出师表》撤出中学语文课本,此事引起了媒体很大的关注。你觉得《出师表》存废之争,为什么会引起大家这么大的兴趣?是大家对于炒作的跟风,还是触到了人们的某根弦?
郭初阳:细想这个问题,特别有意思,胡觉照教授的专业是历史,而非文学,一个历史老师,质疑语文教材,充分显示了人文学科的密切相关性。
历史教授胡觉照认为诸葛亮对战争之恶缺乏认识,对敌我方力量缺乏了解,只为报刘备之恩于刘禅,不顾西蜀九十四万民众的利益,贸然发动战争北伐中原,这些都说明了诸葛亮的愚忠,以及缺乏自知之明。
文学学者的思路不同,《中国文学史》中,认为《出师表》是脍炙人口的名篇:“此表虽无意为文,而感情自然真淳,既有谆谆叮嘱、反复教导的意味,又不失忠诚恳切的态度,成为一个杰出政治家的内心表白,在奏疏文中颇为难得。”(《中国文学史·上卷》p328,复旦大学出版社)
以上对比,说明历史学者因职业训练而得出的结论,与关注辞章文句的文学学者不同。之所以引起大众与媒体的兴趣,我想是因为大家对这个文本都熟悉,都乐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还有就是,2007年的中国,的确是反省《出师表》“忠臣意识”与“诸葛亮人格”的时候了。忠而被逐是为“屈原人格”,忠而重用是为“诸葛亮人格”———杜甫推崇他,“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蜀相》);陆游也推崇他,“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病起书怀》)。在传统的专制性社会里,对“诸葛亮人格”的歌咏赞叹是不会断绝的。
《出师表》的废留,引起整个社会的关注,一方面说明我们的教材资源太有限,通过教育部审查批准使用的中学语文教材,总共只有五套,一个省份或一个城市,只能五选一;而作为个体的老师,则根本没有选择的权利,教材依旧是指定的;另一方面,说明人们观念的进步,身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诸葛亮。其实人们现在的议论已跟诸葛亮本人无关,只跟我们的观念有关。
我起初对胡觉照教授心怀敬意,一来年事已高,尚能高歌猛进;二来身在“党校”,而反对战争,力摒“愚忠”,很不容易。不过读了他的《关于用〈止战疏〉代替〈出师表〉的建议信》,发现他的要求,只不过是用一个奏章(《止战疏》)取代另一个奏章(《出师表》)。这样看来,胡觉照教授的意义,就只在于引发争论与思考这一点上了。
记者:你如何看待《出师表》这篇文章?如何看待“愚忠”和它的时代性?
郭初阳:《出师表》并不艰深,全文共九节,一到五节是诸葛亮对刘禅的具体要求,①开张圣听,②赏罚分明(宫府一体),③举荐文臣,④举荐武将,⑤亲贤远佞。第六节插入一段“自叙生平”,以自身经历,强调刘备对自己的知遇之恩,流露感激之情,表明忠诚之心;同时以三顾茅庐的故事,突出刘备的知人之明,要刘禅深追先帝遗诏,以父亲为榜样。后三节进一步阐明分工:诸葛亮自己要“奖率三军,北定中原”,郭攸之等贤臣要有“兴德之言”,刘禅则要“察纳雅言”。而全文总纲,无非就是“亲贤远佞”四个字而已。
我在讲这篇课文的时候,主要与学生一起探讨了两个问题:一、诸葛亮有哪几颗心?从文中哪些语句可以得见?二、全文中“宜”字共出现了几次,与全文叙述语气形成了怎样奇异的反差?
讨论后发现,诸葛亮有忠心(夙夜忧叹)、决心(兴复汉室)、还有爱心、信心、痴心、伤心、痛心、责任心、苦口婆心……
“宜”字共出现了六次,口吻是“你应当……”,面对刘禅,诸葛亮的身份是双重的,既是长辈,又是臣下;自然他的态度也是复杂的,既有劝导与爱惜,又有出于等级的尊敬。
《出师表》的动人之处,大约就在临危受命的决绝,知恩图报的姿态,对蜀汉正统的忠诚,以及劝导、爱惜与尊敬纠结的复杂情感这四点吧。
不过,大部分初三的孩子,也许不会深入思考这些问题,因为《人教社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的三条教学建议,只有一个目的,让孩子们熟读成诵:一、教学这篇课文,应当把讲解背景和疏通文章的意思结合起来,然后通过反复诵读使学生领会内容大意,不必逐字逐句地翻译原作。二、本文结构层次有多种划分方法,教学时不必过于纠缠其中,而应以理清文章思路为最终目的。理清思路后,更易于背诵。三、“表”这种文体的抒情色彩很浓,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着重体会。
学习这篇文章的孩子,不太会考虑到“愚忠”和时代性的问题,只想着记忆字词,背诵时过关,检测时不写错,就可以了。然而“忠臣意识”与“诸葛亮人格”,确实随着多次缺乏反思的诵读,渐渐浸染到孩子们的意识中去了!
《出师表》与《止战疏》,在文学史上判若云泥,从思想史来看也不过是百步与五十步的差别。胡觉照教授的意见,语文老师们听了,一笑而过,也就罢了。不过有一点是不可忽略的,那就是在教学参考书中,应当有细致的文本分析,以及对“忠臣意识”与“诸葛亮人格”的适当批评———在一个现代的人人平等的社会里,不需要拥有无限权力的帝王,也不需要像屈原、诸葛亮一样的忠臣,自然也不必太为这种陈旧的情感所感动。
用脑袋思考,用心感受
记者:大家在讨论中提到,语文的思想性还是文学性哪个更重要。我看到你的课堂实录的书里提到,你的语文课目标是“让学生成为独立精神与自由思想的公民”,似乎你更偏重于思想性?
郭初阳:用脑袋思考,用心感受。对于一个人而言,脑袋重要,还是心重要?两者都不可少,无法比较。不过,饱含思想的文学,才是真正的文学;正如怀有爱的理性,才是真正的理性。
学习就是认识与发现,每一门学科都提供了一副重新打量世界的眼镜。语文课堂尤其应当让阅读、讨论和写作,成为改进我们世界所需要的知识的来源。语文课堂以语言为媒介,让孩子们获得对学习对象(一个词语比如“月”,一个概念比如“自由”,一个地点比如“赤壁”,一首诗比如《沉重的时刻》,一部小说比如《1984》,一种情感态度比如“孝”,一种生活方式比如“民主”……)的更为准确的理解,发现它与其他对象之间的联系,从而更新他的认识,进一步指导、改进他的生活。这样,课堂也就不再是义务与负担,而会成为快乐的源泉。
记者:语文的实质是什么?我和同事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倾向于思想,但我的同事更认为是“教化”。
郭初阳:借用米尔斯(mills.c.w)所著《社会学想像》中的观点:仅仅环顾四周,我们不能看到世界是什么样的。我们观察世界的每一事物都依赖于我们观察世界所通过的透镜。如果选用了新的透镜,我们就会看到先前看不到的东西,乃至看到社会生活的无形结构与隐蔽信号。语文无所谓什么“实质”,硬要解说,我以为语文就是这样一副透镜,通过它打量这世界,认识你自己。
语文还意味着交流。只有通过交流,人的生活才具有意义;只有通过学生思考的真实性,才能证实语文的真实性,语文就是促使人感受与思考,教师不能代替,也不能把自己的感受与思考强加给学生。真正的思考,就是孩子本人对现实的思考,这必须伴随着个体经验,结合现实,通过交流才能产生。
观点的透明罗列与自由选择
记者:如何去培养一个中学生的辨别力?
郭初阳:这里的辨别力,大意是指文学趣味,审美能力,乃至思想观念上的判断力吧。观千剑而后识器,判断力的培养,建立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一定要打开视野,营造尽可能开放的课堂,将尽可能多的资料纳入课堂,文本是开放的,文学,电影,音乐,动画,以及生活中正在发生的事件……形式上也是开放的,传授,讲座,观摩,阅读,商议,辩论,话剧,社会调查实践……
此外,就求知的欲望与能力而言,中学生与成人没有太大的差别,中学生并不是一个特殊的求知人群。在中学课堂,可以就他们感兴趣的任何话题,以任何他们觉得恰当的方式,进行探讨。即使是最微妙的概念也可以很早就介绍给青少年,不一定非要让他们完全理解这些概念的所有细节,只为激发兴趣。在这过程中,教师不要轻率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尤其要克制自己,不要将陈旧而不自知的观点,灌输给孩子。应该让他们在各种观点的透明罗列中,自由选择属于他们自己的观点。
记者:即便是传统的教材也可以做到辨别力的培养吗?我从中学语文教育中,得到的永远是“标准答案”和段落大意、生词学习这些僵化的东西。感觉很弱智。
郭初阳:从四书五经培育不出现代哲学,从《九章算术》也培养不了现代数学家。用传统教材来培养现代公民,正如在戈壁植树,渴望树木存活,开花,结果。然而戈壁只能长出骆驼草。
现在的语文教育,略有改良,然而沙漠化依然严重,树木有赖于肥沃的土壤,树人有赖于良好的教材。要防止沙化,改良土壤,改变我们的教材,就应当改变教育部垄断教材的现状,成立专门的专家委员会,经过审核的教材,就可以被学校与教师选择使用,语文一门学科,就应当有几百种可以选择的教材,或者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课程,自由搭配组合成属于自己的教材。
语文教师的坚守和恐慌
记者:大家这些年一直在谈语文课改革,你作为一线教师,有什么感触?到底哪些才是最应该改的?
郭初阳:语文课程的改革与社会的改革密切相关。现在进行语文课程的改革,是艰难的,因为教育指向未来,是为一个本土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新人,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语文课程的改革,为中国的社会进程,作出应有的贡献,这也是中小学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记者:语文教师,在我们的印象里似乎总有点刻板、滥情的低级感觉,你以前是否对这个职业有这样的焦虑?现在呢,你觉得它是不是一个伟大的职业?
郭初阳:语文教师是一个普通的职业,与其他职业略有不同的,也许就是多了一些教师内心的恐惧,正如帕克·帕尔默在《教学勇气》中所言:“在没有防卫的情况下和亲密朋友在一起,教书的我们会承认许多的恐惧:我们的工作不受赏识,没有足够的报酬,在一个不错的早上突然发现我们选择了错误的职业,把我们的生命都耗费在琐事上,到最后感觉自己像骗子。但是我们还有另外一种自己极少识别的恐惧:我们对来自年轻人的评判的恐惧。”
教师要打开自己,保持心灵的开放,用自己真实的生活与真切的思考,与孩子们建立联系,在完整而不分裂的自我中,编织一张有凝聚力量的网。在他的课堂中,没有人拥有绝对的真理,而每个人都有要求被理解的权利,每个人的生活经历的每个重要线索都得到尊重。
语文教师就是这样一个普通劳动者,他耐心,勤恳,勇敢,不抱怨,乐于倾听,拥有普通的生活,更重视精神生活。仿佛一个手工业者,我们的偶像是斯宾诺莎。
(本报记者:蔡晓辉、王坤)